TL;DR

  • 关于腓尼基水手在哥伦布之前到达美洲的理论已经争论了几个世纪,从古典时代到现代
  • 尽管有许多所谓的证据(铭文、文化相似性、神话),但没有可信的考古证据证明腓尼基人曾与美洲接触
  • 这一观点在早期现代时期获得了一定关注,但在19世纪的考古学中被系统地驳斥
  • 现代学术界认为这一理论是伪历史,尽管它仍然吸引着大众的兴趣
  • 这一争论展示了科学方法如何根据证据评估非凡的主张

引言#

自从欧洲的“地理大发现”以来,学者和爱好者们一直在猜测旧大陆的人们在哥伦布之前就已经到达新大陆。在被提议的候选者中,腓尼基人(及其迦太基后裔)占据了显著位置。腓尼基水手以其古代的航海能力而闻名,他们可能在公元前一千年航行到美洲的想法几个世纪以来一直吸引着人们的想象。

本报告提供了一个结构化的历史概述,介绍了提出、分析或驳斥腓尼基人在哥伦布之前与美洲接触理论的主要学术和准学术人物。我们追溯了这一观点从古典时代到启蒙运动、19世纪的扩散主义辩论、20世纪的考古学以及21世纪的观点。

需要在一开始就指出的是,主流考古学今天没有发现腓尼基人与新大陆接触的可信证据。早在1871年,美国考古学家约翰·D·鲍德温就指出,如果中美洲的先进文明“来自腓尼基种族的人”,他们会留下腓尼基语言、文字和建筑的明显痕迹——但事实并非如此。实际上,所有可靠的证据表明,美洲在1492年之前与旧大陆隔绝(除了中世纪纽芬兰的北欧人)。

古典时代:海洋彼岸土地的早期暗示#

古典希腊罗马作家并不知道“美洲”,但一些令人着迷的参考后来被解释(或误解)为腓尼基人或迦太基人可能远航西方的暗示。腓尼基人是著名的水手,从他们的黎凡特城邦和后来的迦太基(他们的北非殖民地)出发。古代历史学家记录了腓尼基水手探索直布罗陀海峡以外的大西洋,产生了关于遥远土地的传说:

  • 希米尔科与海草之海(公元前5世纪)——迦太基航海家希米尔科被后来的作者鲁弗斯·费斯图斯·阿维努斯引用,称其报告大西洋的一部分被密集的海草覆盖。这一描述与马尾藻海相符,表明迦太基人进入了开放的大西洋。虽然希米尔科没有声称发现新大陆,但这些记载显示腓尼基人熟悉大西洋的情况。
  • 迪奥多罗斯·西库鲁斯(公元前1世纪)——希腊历史学家迪奥多罗斯在其《历史图书馆》中讲述了一个引人注目的故事:迦太基水手在赫拉克勒斯之柱(直布罗陀)以外被吹离航线,发现了大西洋深处的一个大而肥沃的岛屿。他描述了一个“距离西方多日航程”的田园诗般的土地,那里有可航行的河流、果树和豪华别墅。一些现代作家后来推测这可能是对美洲的参考。学术评价:历史学家普遍认为迪奥多罗斯的故事是一个神话或对更近的亚速尔群岛(可能是加那利群岛或亚速尔群岛)的暗示。没有证据表明迦太基人实际上找到了一个如他所述的大而富饶的大陆,迪奥多罗斯自己也将其作为传闻呈现。然而,这个故事表明古代就存在跨海大陆的想法。
  • 伪亚里士多德的《奇闻录》——在这本古代汇编中出现了一个类似的故事:据称迦太基人发现了一个“荒岛”,那里有各种资源,位于非洲以西数日航程,但据称为了防止过度殖民而保密,违者处死。这与迪奥多罗斯的叙述非常相似。评价:这很可能是一个传说。它表明即使在古代也有关于大西洋岛屿的富有想象力的故事;后来的作家会抓住这些作为“证据”,证明古人知道一个西方大陆。
  • 其他古典传闻:地理学家如斯特拉波和普林尼提到过大西洋岛屿(“幸运群岛”),但没有一个明确提到航行到新大陆。哲学家普鲁塔克(公元1世纪)在其《道德论丛》的一篇文章中引人注目地写到海洋彼岸的大陆,假设迦太基人可能去过那里,但他的描述与宇宙学寓言交织在一起。总之,没有古典作家具体声称腓尼基人到达新大陆;然而,这些故事为后来的几个世纪提供了想象的素材,认为腓尼基人凭借他们的航海能力可能到达美洲。

历史上已知的古代腓尼基航行:值得注意的是腓尼基水手确实完成了什么,以评估他们的航行范围。根据希罗多德的记载,大约在公元前600年,腓尼基人在埃及法老尼科二世的指挥下环绕非洲,从红海航行到地中海。迦太基探险家如汉诺沿着西非海岸航行,希米尔科则向北探索到不列颠群岛。这些记录在案的航行表明腓尼基人可以进行数月的开放海洋航行。现代重建表明,跨越大西洋在他们的技术能力范围内。然而,尽管具备这种能力,却没有实际西向航行的记录——只有上述传说。古代历史学家(他们热衷于记录希腊人和罗马人的远程旅行)没有提到腓尼基人的跨大西洋航行,这被后来的批评者强调为反对这一观点的关键论据。

早期现代辩论(16-17世纪):圣经和古典解释#

哥伦布1492年的航行向欧洲揭示了新大陆,一个紧迫的问题出现了:美洲原住民是谁,他们的祖先是如何到达的?由于缺乏现代考古或遗传知识,16和17世纪的学者只能猜测。他们经常借用圣经、希腊罗马文本和古典世界观念。在这个时代,我们看到第一次明确提出旧大陆文明——包括腓尼基人——是美洲人的祖先。原始人类学作家(传教士、历史学家、古物学家)提出了大量理论。实际上,一篇1917年的评论指出,“几乎没有一个国家”没有被建议过是印第安人的祖先——包括“罗马人、犹太人、迦南人、腓尼基人和迦太基人”等。以下是关键人物及其立场:

  • 弗雷·何塞·德·阿科斯塔(1539-1600)——一位在秘鲁和墨西哥的西班牙耶稣会传教士,阿科斯塔撰写了《印度的自然与道德历史》(1590),这是关于新大陆人民的里程碑式作品。阿科斯塔系统地考虑了可能的起源,特别是拒绝了亚特兰蒂斯或腓尼基航行的荒诞想法。他得出结论,美洲印第安人的祖先可能通过亚洲的北部陆地连接而来,指出亚洲和美洲“要么相连,要么被一个非常狭窄的海峡分隔”。他被认为是第一个提出白令陆桥迁徙的人。评价:阿科斯塔的推理非常有远见——与我们现在所知(亚洲迁徙)一致。他对腓尼基人或以色列人到来的否定为一些后来的学者设定了怀疑的基调。(然而,他的工作并没有阻止其他人提出异国情调的想法,正如我们将看到的。)
  • 格雷戈里奥·加西亚(约1556-约1620)——一位在美洲生活了二十年的西班牙多米尼加会士,弗雷·格雷戈里奥出版了《印第安人的起源》(1607),这是关于新大陆起源的第一部综合研究之一。加西亚调查了他能找到的每一个理论——从圣经到古典。他讨论了“腓尼基人的假定航行”,甚至认为秘鲁是圣经中的俄斐尔(所罗门王的金矿来源)。最终,在权衡这些之后,加西亚全部拒绝了它们,并支持美洲原住民来自东北亚(鞑靼人和中国人)的观点。评价:加西亚的工作在汇编理论方面具有影响力(他引用了早期思想家如洛佩斯·德·戈马拉和拉斯·卡萨斯)。他对腓尼基航行的拒绝表明,到1607年,这一观点已经被考虑过,但由于缺乏证据而被认为不可信。
  • 马克·莱斯卡尔博(1570-1641)——一位在新法兰西的法国律师和旅行者,莱斯卡尔博提出了一个更具色彩的理论。在他的《新法兰西历史》(1609)中,他推测当以色列人在约书亚的领导下入侵迦南(圣经中的以色列)时,迦南人(迦南人)——基本上是腓尼基人和相关民族——“失去了勇气,乘船出海”,最终被风暴吹到了美洲的海岸。他进一步推测诺亚本人曾向他的儿子们展示了通往美洲的道路,给他们分配了那些西方土地。简而言之,莱斯卡尔博提出了一个古代圣经时代腓尼基人流散到新大陆的假说。评价:这个富有想象力的假说将圣经与古典航海主题混合在一起。后来的学者没有认真对待这个想法——它没有实证基础,只是试图将美洲的起源与圣经联系起来。莱斯卡尔博的迦南人理论虽然在科学上没有影响力,但体现了早期的神话历史化思维(将神话视为历史)。
  • 雨果·格劳秀斯(1583-1645)——这位著名的荷兰学者(更以法学家身份闻名)通过一篇论文《美洲民族的起源》(1642)参与了这场争论。格劳秀斯假设美洲原住民有多个旧大陆来源。值得注意的是,他建议北美(除尤卡坦半岛外)是由北欧(通过北欧人或“斯堪的纳维亚人”)的人口迁徙而来的,秘鲁则来自中国,尤卡坦半岛则来自埃塞俄比亚(非洲)种族。他提到尤卡坦半岛的“埃塞俄比亚人”被解释为他认为一些居民来自古代非洲——可能暗示埃及人或迦太基人(因为在古典用法中“埃塞俄比亚人”可以指任何肤色较深的人,甚至是北非人)。他明确否定了当时流行的“鞑靼”(中亚)起源理论,认为其过于简单。评价:格劳秀斯是第一批在美洲起源问题上发表文章的学者之一,他的名声使这一话题广为人知。然而,他的观点立即受到挑战。他的同时代人约翰·德·拉埃特在1643年对他进行了批评。德·拉埃特指责格劳秀斯忽视了先前的研究,并认为必须用证据回答“谁可能来过?”和“他们如何来过?”这两个问题。德·拉埃特更倾向于亚洲人通过北方路线的更合理的观点,并批评格劳秀斯的非洲和欧洲对美洲的移民说法缺乏支持。实际上,格劳秀斯提出了一种原始扩散主义观点,其中包括一个非洲(可能是腓尼基人)元素,但未能说服更具实证精神的人。格劳秀斯-德·拉埃特辩论成为一场著名的早期学术交流;它强调到17世纪中期,投机性想法(如腓尼基航行)需要经受理性审查。德·拉埃特对迁徙可行性的坚持预示了现代标准——他对格劳秀斯的“尤卡坦的埃塞俄比亚人”的拒绝反映了对腓尼基假说日益增长的怀疑。
  • 阿塔纳修斯·基尔彻(1602-1680)——虽然没有直接关注腓尼基人,但基尔彻(耶稣会多才多艺者)通过对失落大陆的猜测影响了17世纪的思想。在《地下世界》(1665)中,他发表了一张著名的亚特兰蒂斯地图,暗示古代洪水分隔的土地包括美洲。基尔彻认为古代埃及文明可能通过亚特兰蒂斯传播到新大陆。由此推论,他的一些追随者认为腓尼基人(作为埃及知识的继承者)可能进行了西行航行。评价:基尔彻的想法模糊了科学与神话;虽然没有明确提出“腓尼基人在美洲”,但他为一种知识分子气候做出了贡献,在这种气候中,古代跨海联系被认为是可能的。后来的扩散主义者有时会引用亚特兰蒂斯或失落的大陆来解释腓尼基人如何旅行或旧大陆和新大陆文化如何共享相似性。

总之,16和17世纪见证了腓尼基接触理论的诞生(莱斯卡尔博的迦南人、格劳秀斯的暗示)及其首次反驳(阿科斯塔、德·拉埃特)。到1700年,学术主流倾向于认为美洲原住民的亚洲起源,认为腓尼基人或其他人的一次性航行不太可能。然而,这一观点在边缘地带持续存在,并将在启蒙运动中以新的活力重新出现。

启蒙时代(18世纪):重新的猜测和早期考古观念#

在1700年代,关于古代接触的辩论出现了新的维度。启蒙思想家受到比较学术的驱动,有时出于民族主义或宗教动机,重新审视旧大陆航海者到达美洲的理论。在新英格兰和欧洲,神秘的土著铭文和土工作品的发现激发了猜测。与腓尼基假说密切相关的两个发展是对铭文的分析(如戴顿岩石上的岩画)和将美洲印第安人与以色列失落的十个部落联系起来的理论,这些理论通常与腓尼基人的想法交织在一起(因为腓尼基人和希伯来人是地理和语言上相关的闪族人民)。

  • 戴顿岩石和早期铭文学:在马萨诸塞州,塔顿河上的一块大石头,上面覆盖着岩画,成为一个著名的谜题。学者们对戴顿岩石雕刻提供了各种解读。1767年,耶鲁大学校长以斯拉·斯蒂尔斯检查了这些岩画,并认为它们是古代希伯来字母。他推测,也许是失落的部落或相关的闪族航海者雕刻了它们,表明存在前哥伦布时期的闪族存在。几年后,法国古物学家安托万·库尔特·德·热贝兰(《原始世界》的作者,1775年)更进一步:他将戴顿岩石的标记解释为纪念迦太基水手的古代访问。库尔特·德·热贝兰认为这些符号是腓尼基/迦太基的,因此在他看来提供了新英格兰曾被这些水手到访的铭文证据。评价:这些早期的铭文学主张是推测性的,基于形状的表面相似。现代分析表明,戴顿岩石的标记是美洲原住民的起源(可能是阿尔冈昆人制作的),并且没有腓尼基文字在其中。但在当时,斯蒂尔斯和热贝兰的解释为腓尼基理论增添了学术声望,使其继续存在。它们代表了使用物理证据的原始考古尝试——不幸的是被误识别——来论证接触。
  • 失落的部落和闪族起源:18世纪的一个流行观点是,美洲印第安人是以色列失落的十个部落(公元前8世纪被流放)的后裔。虽然与“腓尼基人”本身不同,但这两个理论经常交叉。例如,摩西的犹太人和迦南的腓尼基人讲的是相关的闪族语言;因此,以色列人起源的支持者有时会引用腓尼基船只作为旅行的手段。一个著名的支持者是詹姆斯·阿代尔(1709-1783),一位在东南部部落中生活的爱尔兰商人。在《美洲印第安人的历史》(1775)中,阿代尔坚持认为印第安人是以色列人后裔,引用了习俗和语言的相似性。他没有具体声称腓尼基运输,但通过断言中东起源,他间接支持了古代跨海迁徙的可能性。学术接收:许多启蒙思想家发现失落的部落理论很吸引人(将新大陆纳入圣经历史),但其他人持怀疑态度。例如,苏格兰历史学家威廉·罗伯逊在《美洲历史》(1777)中反对这些理论,支持通过陆地的亚洲迁徙,批评缺乏以色列人或腓尼基人在土著语言或纪念碑中的真实影响的证据。
  • 阿贝·纪尧姆-托马斯·雷纳尔(1713-1796)及其同事以世俗哲学的方式讨论新大陆的起源。雷纳尔在其《两印度的历史》(1770)中汇编了他人的观点。他的同时代人,怀疑论者科尔内利·德·波夫,断然否认任何古代文明访客,反而臭名昭著地贬低美洲原住民为退化(这一主张被杰斐逊和墨西哥学者克拉维赫罗等人驳斥)。在这场更广泛的辩论中,腓尼基假说作为一种可能性存在:它迎合了先进的旧大陆人民可能“改善”新大陆的想法。
  • 加勒比和中美洲的猜测:一些美洲的西班牙和克里奥尔学者也参与其中。例如,在古巴,神父费利克斯·卡尔塔·德·拉·维加(18世纪末)建议加勒比人可能是迦南人或腓尼基人的后裔,指出语言上的巧合(尽管这些没有得到证实)。在中美洲,一个名为沃坦的文化英雄的片段传说(由奇亚帕斯的奥尔多涅斯修士记录)被一些作家(后来由布拉瑟尔·德·布尔堡,见下一节)解释为一个腓尼基人,他带领一个殖民地到新大陆——因为沃坦据说来自一个名为“瓦鲁姆·奇维姆”的土地,一些人幻想地翻译为“奇维姆(希伯来人/希未人)之地”或迦南。虽然这些解释在1700年代是边缘的,但它们为19世纪的理论家奠定了基础,以建立腓尼基人在中美洲殖民的复杂情景。

启蒙评价:到1800年,腓尼基人在美洲的想法已被学者讨论,但仍未得到证实且有争议。像科尔内利·德·波夫和托马斯·杰斐逊这样的有影响力的声音倾向于认为没有前哥伦布时期的跨海接触(除了可能的北欧人,冰岛传奇中暗示的,尽管这直到很久以后才得到证实)。然而,辩论戴顿岩石或失落的部落的行为本身就使得闪族航海者可能完成这次旅程的想法得以延续。早期的美国知识分子,包括耶鲁和哈佛的社区,认真思考了这些问题。因此,19世纪的舞台已经准备好,考古学和语言学的新兴学科要么找到这种接触的证据——要么揭穿它们。

19世纪:扩散主义与科学考古学#

19世纪是一个转折点。一方面,扩散主义理论激增——提出旧大陆文明(腓尼基人、埃及人等)播种了新大陆文化。冒险的古物学家和一些早期考古学家寻找联系,常常受到美洲新发现的遗址和文物的启发。另一方面,随着考古学的专业化(尤其是在世纪后半叶),许多学者开始拒绝最狂野的主张,强调美洲文明的本土发展。腓尼基人在美洲的理论在这个时代找到了热情的支持者和强烈的怀疑者。

  • 土墩建造者神话(美国):在19世纪初的北美,定居者在俄亥俄河和密西西比河流域遇到了大量土墩和古代防御工事。一个流行的信念是这些是由一个与美洲原住民不同的“失落种族”建造的(定居者错误地认为原住民无法完成这样的工程)。为这个失落种族提出了许多起源——包括腓尼基人。例如,有人假设迦太基的难民或腓尼基殖民者可能建造了这些土墩。然而,大多数印刷作品更倾向于其他候选者(如失落的以色列人、古印度人或亚特兰蒂斯人)。美国古物学家乔赛亚·普里斯特在他的《美国古物》(1833)中汇编了许多这样的理论,引用了关于所谓腓尼基遗物的报告。学术回应:到1840年代至1850年代,学者如E.G.斯奎尔和E.H.戴维斯以及史密森学会的赛勒斯·托马斯的系统调查证明,土墩建造者是现代土著部落的祖先,而不是外来者。赛勒斯·托马斯1894年的报告明确显示土墩文物与美洲原住民文化之间的连续性,驳斥了腓尼基或旧大陆起源的必要性。这是对美国扩散主义理论的重大科学打击。
  • 金斯伯勒勋爵(爱德华·金,1795-1837):一位爱尔兰贵族,金斯伯勒痴迷于证明美洲土著人民是以色列失落的部落的后裔。他花费巨资出版了多卷《墨西哥古物》(1831-1848),插图展示了阿兹特克和玛雅的手稿。在他的评论中,金斯伯勒认为旧大陆(圣经)影响在美洲古物中是显而易见的。他没有明确说“腓尼基人来到美洲”,更多地关注以色列人;但由于以色列人的流散可能涉及腓尼基船只,他保留了这一可能性。接收:他的作品虽然制作精美,但没有被学者视为证据,但它在受过教育的圈子中传播了美洲高文明可能有旧大陆根源的想法。
  • 约翰·劳埃德·斯蒂芬斯(1805-1852)和土著文明:相比之下,当斯蒂芬斯和艺术家弗雷德里克·卡瑟伍德在1840年代探索玛雅遗址时(记录在《中美洲旅行事件》中),他们得出结论,这些纪念碑确实是当地土著人民祖先的作品——在当时是一个激进的观点。斯蒂芬斯明确驳斥了埃及人或腓尼基人建造玛雅城市的想法,指出没有明确的埃及或腓尼基文字或符号的痕迹。他的见解支持了独立起源。许多后来的考古学家同意斯蒂芬斯的观点:在帕伦克或科潘没有腓尼基神庙或铭文。美国作家约翰·D·鲍德温在1871年回响了这一点,指出如果一个腓尼基殖民地建造了玛雅城市,他们“在这里建立了一种与他们自己的语言根本不同的语言,并使用了一种与他们的种族发明的完全不同的书写风格”。这是对中美洲腓尼基假说的简明学术驳斥:玛雅文字和建筑没有显示出任何腓尼基影响——它们是完全独立的发展。
  • 阿贝·查尔斯-艾蒂安·布拉瑟尔·德·布尔堡(1814-1874):布拉瑟尔是一位法国神职人员转变为学者,他重新发现并翻译了重要的中美洲文本(如《波波尔·乌》和迭戈·德·兰达的玛雅字母)。然而,他也发展了古怪的理论。在1860年代,阅读玛雅编年史后,布拉瑟尔确信玛雅文明与亚特兰蒂斯和古代旧大陆人民有关。他推测玛雅“神”沃坦(前面提到)实际上是一个迦太基或腓尼基领袖,他在所罗门王时期(大约公元前10世纪)航行到新大陆。布拉瑟尔指出沃坦传说中的名字“奇维姆”可能意味着希伯来语的“奇维”(希未人)——一个迦南部落,从而将沃坦与旧大陆联系起来。他还注意到他认为玛雅和埃及符号之间的相似性,甚至建议一个大灾难(亚特兰蒂斯的陨落)分隔了大陆。评价:即使在他那个时代,布拉瑟尔的理论也是边缘的。虽然他因发现资料而受到尊重,但他的同僚发现他的亚特兰蒂斯-腓尼基观点不可信。今天,他将沃坦视为腓尼基人的假设被认为是伪历史的——一种对神话的富有想象力的误读,没有考古支持。
  • 伪科学“证据”和骗局:19世纪出现了几项所谓的发现,用于论证腓尼基人的存在——大多数最终被证明是误解或骗局。一个臭名昭著的例子是帕拉伊巴铭文(巴西,1872年)。在巴西的帕拉伊巴省,据称发现了一块带有腓尼基文字的石头。它包含一个关于腓尼基船只在为法老尼科航行时偏离航线,抵达巴西海岸的故事。文本被展示给巴西国家博物馆馆长拉迪斯劳·德·苏扎·梅洛·内托(1838-1894)。内托最初接受其为真,并兴奋地报告腓尼基人曾到达南美。然而,著名的法国闪族学者欧内斯特·勒南检查了抄本,并在1873年宣布它是伪造的,指出其字母形状是不同时期字母的混合(这是不可能的时代错误)。内托在进一步调查后,始终无法找到原始石头或所谓的发现者,他承认这可能是一个骗局。影响:帕拉伊巴事件具有启发性——它显示了一些人急于寻找腓尼基人在美洲的证据,以及专业语言学家的严格揭穿。有趣的是,帕拉伊巴文本在20世纪再次出现(见下文的赛勒斯·戈登),但到19世纪70年代,主流科学已认定其为伪造。

其他19世纪的贡献者:

  • 朱利叶斯·冯·哈斯特和欧仁·伯努夫(分析南美铭文的学者)通常没有发现腓尼基联系,将铭文归因于土著起源或现代骗局。
  • 德西雷·查尔奈(1828-1915),一位在墨西哥进行考察的法国考古学家,最初寻找旧世界的相似之处。然而,在研究证据后,他得出结论:“新世界遗址中的符号或图案没有一个可以明确识别为埃及或腓尼基的。”他将美洲的高度文化归因于土著的创造力,从而与鲍德温和斯蒂芬斯保持一致。(查尔奈的立场基本上是认为相似性——如金字塔——是巧合或由于一般原则,而非直接接触。)
  • 伊格纳修斯·唐纳利(1831-1901)——尽管以其亚特兰蒂斯理论(在他1882年的书《亚特兰蒂斯:洪水前的世界》中)而闻名,唐纳利也提出亚特兰蒂斯的难民定居在埃及和美洲。他认为,亚特兰蒂斯人可能是腓尼基人的前身,因此间接地他的理论包含了腓尼基式的航海者到达新世界。唐纳利的作品对流行文化中的前哥伦布接触信仰产生了巨大影响。然而,学者们认为他的亚特兰蒂斯-腓尼基理论是推测性的,缺乏证据。

到19世纪末,学术界的意见已转向美洲文明的独立发展。美国民族学局积极反对古代旧世界访问的神话。1898年,开创性的人类学家阿道夫·班德利尔总结了共识:“我们没有发现任何古代东方或欧洲国家在美洲的可靠痕迹;新世界的文明是完全独立的演变。”然而,少数勇敢的灵魂将腓尼基的火炬带入了新世纪——现在主要在学术主流之外。

20世纪:科学拒绝与边缘复兴#

在20世纪,随着考古学和人类学的发展,腓尼基接触的概念在学术讨论中被边缘化——反复被检验并被发现不足。然而,一些半学术和边缘作者保持了这一想法的活力,有时引入新的“证据”(通常是可疑的)或重新解释旧的发现。同时,主流学者定期重新审视这一主题,以驳斥新的主张并确保记录的准确性。这种动态创造了大量关于腓尼基理论的文献,即使反对它的共识越来越强。

20世纪的关键人物和发展:

  • 泽莉亚·纳特尔(1857-1933)——一位美国考古学家,纳特尔对可能的跨洋接触持开放态度。1901年,她撰写了《旧世界和新世界文明的基本原则》,指出了有趣的相似之处(如历法系统),甚至讲述了一个墨西哥传统,讲述了一艘外国船在西班牙人到来之前登陆的故事。她推测旧世界的一艘前哥伦布船可能到达了中美洲。虽然她没有特别将此归因于腓尼基人,但她提到了腓尼基人和地中海的航海成就作为概念证明。接待:纳特尔的工作是深思熟虑的,但最终缺乏具体证据。在大多数考古学家主张独立发明的时代,她的工作是一个异类。她愿意考虑古代接触,预示了后来的扩散主义者如海尔达尔和杰特。
  • 格拉夫顿·艾略特·史密斯(1871-1937)——一位受过解剖学训练的学者,史密斯成为超扩散主义的主要支持者。在《太阳的孩子》(1923年)等书中,他认为几乎所有文明都起源于埃及,并通过文化传播者传播到全球。他认为腓尼基人作为航海商人,是这种扩散的代理人,将埃及启发的文化传播到遥远的土地。他引用了所谓的证据,如类似的金字塔结构、木乃伊化,甚至在中美洲艺术中描绘的大象(大象在新世界是未知的,他认为这表明旧世界的影响)。史密斯主张腓尼基或埃及水手在古代到达了美洲。评估:史密斯的理论具有争议性。虽然他在其他领域受到尊重,但人类学家如克拉克·威斯勒和弗朗茨·博厄斯强烈批评超扩散主义,指出它忽视了人类社会独立创新的能力。到1930年代,扩散主义在学术界失宠,被独立发展和文化进化的关注所取代。史密斯关于腓尼基影响美洲的具体主张从未得到坚实的考古发现的支持——它们是从感知到的相似性中推断出来的,大多数专家认为这些相似性是牵强附会或巧合的。
  • 托尔·海尔达尔(1914-2002)——一位挪威冒险家,热衷于实验考古学,海尔达尔以建造康提基筏(1947年)和拉芦苇船(1969年)而闻名,以证明古代船只可以跨越海洋。拉航行,特别是旨在展示埃及人或腓尼基人可以从非洲航行到美洲。1970年,海尔达尔成功地用纸莎草芦苇船从摩洛哥航行到巴巴多斯。这戏剧性地证明了古代跨大西洋旅行在技术上是可能的。海尔达尔认为,文化相似性(如阶梯金字塔或某些神话)可能通过这样的接触来解释。学术回应:虽然许多人钦佩海尔达尔的航海技术,但考古学家指出可能性不是证据。尽管展示了一艘腓尼基时代的船可以做到,但海尔达尔并没有在新世界提供实际的腓尼基文物。主流学者仍然不相信发生过这样的航行,指出缺乏痕迹。然而,海尔达尔的公众实验重新燃起了对古代跨洋航行的兴趣,并激励其他人重新审视腓尼基问题。
  • 赛勒斯·H·戈登(1908-2001)——戈登是一位受人尊敬的闪族语言学者(在布兰迪斯和纽约大学任教),他在美国考古学中进行了一次有争议的尝试。在1960年代,他重新审视了旧的帕拉伊巴铭文,并得出结论认为它可能是真实的。他发表了新的翻译,并认为由于文本没有完全复制任何已知来源,它可能是一个独立的古代腓尼基记录。戈登还调查了巴特溪石(1889年在田纳西州出土的一块小铭文石板)。最初被认为是切罗基音节文字,后来注意到石板类似于古希伯来字母。1971年,戈登声称巴特溪铭文是腓尼基(希伯来)文字,来自公元1或2世纪的证据——在他看来,犹太(或腓尼基)水手到达了北美东部。他甚至断言在古代美洲存在“迦南人”,将其与犹太战争后的难民航行故事联系起来。接待:戈登的想法受到了考古学家和许多语言学家的强烈批评。闪族铭文学家弗兰克·摩尔·克罗斯回应说,帕拉伊巴文本中的一切“在十九世纪的手册中都可以找到”,其混合的书写证明了欺诈。至于巴特溪石,现代考古学家罗伯特·梅因福特和玛丽·克瓦斯(1980年代)表明它几乎肯定是一个骗局——可能是由最初的发掘者种植的,因为它与1870年共济会指南中的插图相匹配。现在的共识是,巴特溪不是一个真正的古代文物,而是19世纪的伪造品(可能是为了支持失落部落的想法而创造的)。戈登坚持这些作品的真实性使他与大多数学者产生了分歧。虽然他的早期工作受到赞赏,但在这个话题上,戈登被视为跨入了伪考古学。然而,他的地位在中世纪给腓尼基理论带来了学术合法性的外衣,至少足以在《圣经考古学家》等期刊上引发辩论。
  • 马歇尔·麦库西克(1930-2020)——一位考古学家和前爱荷华州考古学家,麦库西克成为这些扩散主义主张的直言不讳的批评者。在1979年题为《迦南人在美洲:石头上的新经文?》的文章中,他审查了证据(帕拉伊巴、巴特溪等),并坚定地得出结论,所有声称的美洲腓尼基铭文都是误认或欺诈。他指出,支持者经常“轻率地拒绝专业人士的工作”,并忽视了所谓发现的背景缺乏。麦库西克和同事在1970年代和1980年代的驳斥大大关闭了对腓尼基理论的学术考虑——除了作为历史的好奇心或伪科学的例子。
  • 巴里·费尔(1917-1994)——一位受过海洋生物学训练的学者,费尔因其业余的铭文学研究而闻名(或臭名昭著)。1976年,他出版了《美洲公元前》,一本畅销书,声称北美的许多铭文(岩画、岩石上的标记)实际上是用旧世界的文字书写的——包括凯尔特奥甘文、伊比利亚文和腓尼基文。费尔断言伊比利亚-腓尼基探险者访问了新英格兰并留下了铭文;他甚至建议一些美洲原住民语言显示出闪族影响。他认为戴顿岩石的标记是腓尼基文并将其翻译为腓尼基文。费尔是1970年代重新解释美国考古学热潮的一部分。学术评价:专业语言学家和考古学家一致拒绝费尔的工作。他们指出了严重的方法论缺陷——例如,在不存在的地方看到模式(空想症),并没有考虑到文字的土著起源。一篇尖锐的批评指出,费尔看到的“腓尼基文字”是极不可能的,没有任何合格的铭文学家认可。然而,费尔的书在公众和一些地方历史学会中非常有影响力,激发了一种业余铭文学的家庭产业。“美国铭文学会”一词是为那些追随费尔的人创造的。然而,在学术界,费尔的主张被视为伪科学;然而,它们确实促使考古学家发表进一步的驳斥,并更仔细地检查所谓的旧世界铭文(通常证明它们是自然划痕或现代涂鸦)。

有争议的巴特溪石的石版画(1890年出版,原始方向颠倒)。在1970年代,赛勒斯·H·戈登认为铭文是腓尼基/希伯来文,证明了古代闪族访客的存在。然而,主流考古学家将其识别为可能的19世纪伪造品,指出“古希伯来”字母与1870年书中的插图相匹配。巴特溪案例说明了所谓的腓尼基文物如何被揭穿。

  • 罗斯·T·克里斯滕森(1918-1990)——杨百翰大学的教授(也是虔诚的摩门教徒),克里斯滕森通过摩门教经文的视角看待腓尼基接触。《摩尔门经》提到一个名为穆勒基特人的群体(由国王西底家之子穆勒克领导)在公元前587年左右逃离耶路撒冷并航行到美洲。克里斯滕森假设穆勒克团队可能是由腓尼基水手协助的,因为腓尼基人与犹大王国结盟,并且具有航海专长。他甚至声称穆勒基特人在种族起源上“主要是腓尼基人”。评估:在LDS圈子内,这被认为是考古学与经文可能一致的一个有趣的可能性。除此之外,学者们指出没有非摩门教的证据证明穆勒基特人的存在。这个想法仍然是基于信仰的推测。它没有影响世俗学术,但它显示了腓尼基叙述如何在宗教考古学中找到生命。(值得注意的是,摩门教学者也曾推测过其他旧世界的接触;克里斯滕森在专注于腓尼基人方面是不同寻常的。)
  • 现代倡导者(20世纪末至21世纪):一些当代人物继续倡导腓尼基发现理论的变体:
  • 马克·麦克梅纳明(生于1958年)——一位地质学家和科学史学家,麦克梅纳明在1996年引起轰动,声称一系列公元前4世纪的迦太基金币上隐藏着美洲的“地图”。这些金币的一面显示了一匹马;麦克梅纳明专注于马下方的点和线的图案(在底部)。他断言这个图案,在仔细检查时,描绘了地中海的轮廓,以及远在西方的北美和南美的模糊轮廓。换句话说,他认为迦太基人知道新世界并在他们的货币上象征性地记录了它。麦克梅纳明几十年来一直坚持这一假设。他还调查了所谓的“法利硬币”——在北美发现的迦太基硬币——并得出结论认为那些特定的硬币是伪造品,尽管他坚持认为真正的金币仍然表明对美洲的了解。接待:钱币学家和考古学家对麦克梅纳明的解释持高度怀疑态度。共识是,硬币上的图案是风格化的设计或字母,而不是地图——在其中看到美洲可能是空想症。迄今为止,没有在美洲的受控考古背景中发现迦太基硬币。麦克梅纳明的理论仍然是一个边缘概念,尽管它已在流行媒体中出现。它代表了一种现代复兴的腓尼基想法,试图找到古代迦太基人对西半球的了解的证据。
  • 汉斯·吉夫霍恩——一位德国民族学家和电影制片人,吉夫霍恩在2013年出版了一本书,主张腓尼基人(迦太基人)和凯尔特伊比利亚人在公元前3世纪左右到达南美,并影响了安第斯的查查波亚文化。他指出了防御工事和头骨类型的相似性,以及白皮肤外来者的传说。这引起了一些媒体关注(甚至在PBS特别节目中提到)。学术观点:吉夫霍恩的工作通常被归类为伪历史;查查波亚专家不接受他的激进修正主义。它仍然在同行评审的研究之外。
  • 加文·孟席斯(1937-2020)——尽管以其中国1421理论而闻名,但在他后来的书《谁发现了美洲?》(2013年)中,孟席斯为一系列前哥伦布接触主张提供了平台,包括腓尼基人。他建议几乎每个航海国家——从中国到腓尼基人——在某个时候“发现”了美洲。孟席斯不是学者,他的作品被历史学家广泛否定。然而,它们吸引了广泛的受众,说明公众对腓尼基美洲的迷恋仍然存在。
  • 20世纪至21世纪的学术共识:总体而言,这个时代的专业考古学家强烈驳斥了腓尼基接触理论。在美洲进行的大规模挖掘没有发现任何无可争议的腓尼基文物。复杂的文明如玛雅、阿兹特克和印加被认为是从当地前身发展而来的。语言学研究发现,美洲原住民语言与西伯利亚语言有深厚的关系,而不是闪族语言。物理人类学和遗传学研究也表明土著人民主要是亚洲起源,没有古代近东DNA的痕迹。因此,学术共识巩固了没有腓尼基到来的观点。正如一位考古学家打趣道,“美洲从未被发现(由旧世界人民)——它一直在那里,由其自身的土著发现者居住。”这呼应了19世纪80年代讲座中的一句幽默评论:“腓尼基人没有发现它……我追溯了每一个传闻,发现没有一个站得住脚。”更正式地说,哈佛大学的斯蒂芬·威廉姆斯在1995年的《奇异考古学》评论中称腓尼基-美洲理论是邪教考古学的经典例子——一个普通(或不存在)证据的非凡主张。

尽管如此,主流学者偶尔会参与这个话题,以应对新的主张或公众问题。例如,2004年约翰·B·卡尔森的一篇文章审查了纽瓦克十诫石(俄亥俄州土墩中的一个所谓的希伯来铭文),并得出结论认为它是一个骗局,重申在美洲没有发现腓尼基或希伯来文物。共识也反映在展览和官方声明中:史密森博物馆明确标记跨大西洋接触的主张(除了北欧人)为未经证实,并强调在美洲遗址中没有任何腓尼基贸易商品。

证据争论:考古学、语言学和神话学的论点#

为什么腓尼基理论在缺乏确凿证据的情况下仍然存在?支持者历来依赖于几种类型的论点——批评者系统地反驳了这些论点。以下是每一方关键证据点的概述:

  • 所谓的铭文:这些一直是许多腓尼基接触主张的基石。我们已经看到了帕拉伊巴石、戴顿岩石、巴特溪石和洛斯卢纳斯十诫石(新墨西哥州的一个铭文,类似于古希伯来文字的十诫)。支持者认为这些发现证明古代闪族访客留下了书面记录。然而,在每一个被检查的案例中,学者们发现铭文要么与真正的腓尼基古文字不匹配,要么是在可疑情况下发现的。帕拉伊巴可能是一个骗局;巴特溪现在被认为是伪造品;洛斯卢纳斯有许多不合时宜的字母形式,没有考古背景,强烈表明是现代起源(它在20世纪首次被报道)。戴顿岩石的标记,曾被假设为腓尼基文,已被考古学家研究,现在被认为是美洲原住民的岩画(可能是前殖民时期的阿尔冈昆人制作的)或殖民时期的雕刻——但绝对不是腓尼基字母。总之,铭文学证据在审查下崩溃。正如弗兰克·摩尔·克罗斯所说,这些铭文,任何有能力的伪造者或富有想象力的业余爱好者都可以制作,而没有一个能经得起专家分析。
  • 艺术和文化的相似性:扩散主义者指出了诸如埃及和中美洲的金字塔结构、胡须神的描绘(中东人通常有胡须,而美洲原住民通常没有)、割礼或烧祭等仪式、洪水神话等相似之处。例如,19世纪作家奥古斯特·比亚特(由约翰斯顿引用)指出,阿兹特克人崇拜一个带有儿童祭祀的雨神,类似于腓尼基对巴尔/哈蒙的祭祀。他还声称阿兹特克历法具有类似于埃及/腓尼基阴历的原则,并且墨西哥的某些建筑特征(如渡槽)类似于腓尼基人建造的那些。这些相似性被用来论证共同的来源或直接的影响。反驳:现代人类学家反驳说,这种相似性要么是由于趋同发展而独立出现的,要么是如此表面化/普遍,以至于在许多文化中必然会出现。例如,金字塔只是一个大型纪念碑的有效形式(许多社会在没有任何接触的情况下建造了土墩或金字塔)。中美洲历法虽然复杂,但却是一个独特的创造,与旧世界历法只有偶然的相似之处。此外,真正独特的腓尼基文化标志——如他们的字母——在前哥伦布时期的美洲完全缺失。正如鲍德温所指出的,如果腓尼基人殖民了美洲,他们肯定会引入字母书写,但在美洲没有任何前哥伦布铭文使用旧世界字母。美洲土著书写系统(玛雅象形文字、阿兹特克象形文字、安第斯结绳)与腓尼基文字完全不同。这种脱节削弱了持续接触的主张。此外,图像学研究发现所谓的旧世界图案(如玛雅艺术中的大象或莲花)要么实际上并没有描绘扩散主义者所认为的内容,要么有可信的本地解释。
  • 语言学主张:一些18-19世纪的作者试图将美洲原住民词汇与闪族语言联系起来。例如,詹姆斯·阿代尔编制了一份穆斯科吉(克里克)语言中所谓的希伯来语相似词汇表,而在20世纪,巴里·费尔声称某些阿尔冈昆词汇源自腓尼基语(腓尼基方言)。语言学家普遍拒绝这些主张。历史语言学没有发现任何美洲原住民语言家族具有闪族起源。少数词汇的相似可能是由于偶然(有成千上万的语言,随机重叠会发生)。系统比较显示,美洲语言形成了自己的深层家族(阿尔冈昆、乌托-阿兹特克、玛雅等),在新世界有着悠久的历史。没有发现腓尼基借词。此外,音系非常不同。例如,腓尼基语(闪族语言)具有对玛雅语来说完全陌生的声音和结构。新世界语言中甚至没有闪族数字系统或语法标记的迹象。语言学证据实际上支持亚洲迁徙——许多土著语言与西伯利亚语言共享特征,与跨越白令海峡的迁徙一致。
  • 神话和编年史:倡导者有时引用新世界的外国、有胡须的神或来自海洋的创始英雄的神话。羽蛇神的传说(墨西哥的一个白皮肤、有胡须的文化英雄)导致一些人提出他是一个船难的腓尼基人或凯尔特人。同样,印加的维拉科查或玛雅的沃坦传说也被纳入这些理论。主流观点:这些神话要么是后哥伦布时期的注入(羽蛇神作为白神的主题可能受到征服后叙述的影响),要么具有象征意义,不表示实际的外国人。没有土著神话明确描述腓尼基人或任何可识别的旧世界群体。充其量,它们是由外部人士以这种方式解释的。至于征服后的编年史:早期西班牙作家确实记录了将美洲印第安人与古典古代联系起来的幻想历史(一个例子:弗朗西斯科·阿维尼达写道亚历山大大帝的希腊人在安第斯山脉——完全是虚构的)。这种殖民时代的推测不被视为可靠的证据;它们更多地反映了欧洲将新世界纳入熟悉叙述的愿望。

• 证据缺失(考古学家的常用语):在这种情况下,沉默的论点是有力的。腓尼基人是青铜/铁器时代的文化,拥有独特的文物——陶器类型(如双耳瓶)、金属(青铜、铁工具)、珠宝、艺术图案(如女神塔尼特的符号)等。在美洲的前哥伦布时期层中没有发现这些。例如,在中美洲(玛雅和奥尔梅克遗址)的广泛挖掘中,发现了来自美洲内部的贸易商品(黑曜石、玉石、陶瓷),但没有任何看起来像腓尼基或地中海的东西。如果腓尼基人建立了哪怕是一个小殖民地,我们预计至少会有一些他们的耐用商品存留下来。古代新世界的冶金技术与之截然不同(主要是金、银、铜的加工,但没有铁的冶炼——而腓尼基人拥有铁)。在前哥伦布时期背景下完全缺乏铁制品是一个巨大的指示,表明没有旧世界的铁器时代人群存在。此外,在1492年之前,美洲没有旧世界驯化的植物或动物(除了一些由维京人引入纽芬兰的)。腓尼基人可能会带来小麦、葡萄,也许还有驮畜——然而在1492年之前的美洲没有这些;他们有玉米,没有葡萄酒,只有南美洲有美洲驼(没有马或驴)。简而言之,所有考古学上的证据都指向分离。正如怀疑论者常说的:非凡的主张需要非凡的证据,而腓尼基接触理论提供了非凡的主张,却只有非常普通(或无)的证据。

• 民族主义和文化影响:值得注意的是,关于腓尼基人与美洲接触的信念有时是由民族或文化自豪感而非证据驱动的。例如,20世纪初的黎巴嫩裔美国人推广这一观点,以突出腓尼基人的成就(作为现代黎巴嫩人的祖先)。在拉丁美洲,一些知识分子考虑过腓尼基或地中海起源理论,以断言他们的土著过去与古代西方文明有关。这些动机并不否定诚实的探究,但偶尔会导致偏见的解释。现代学者努力将这些偏见与实证数据分开。

关于证据的结论:每一类所谓的腓尼基接触的证据都被系统地检查并发现不足。正如一份总结所说:“如果腓尼基人或迦南人真的将他们的领域扩展到新世界,他们没有留下明确的痕迹——而且难以想象一个足以影响文明的存在会无影无踪地消失。”因此,这一理论主要存在于推测历史和伪考古学的领域,而不是被接受的科学事实。

主要人物及其观点总结表#

为了概括上述广泛的历史叙述,以下表格列出了对腓尼基-美洲讨论做出贡献的主要人物,连同他们的日期、国籍、隶属/角色、他们关于腓尼基人在美洲的主张以及对他们主张的学术评价。

人物日期国籍及角色关于腓尼基人在美洲的主张学术评价
Diodorus Siculus公元前1世纪希腊历史学家记录了迦太基人发现大西洋远西一大肥沃岛屿的传说——后来被解释为美洲的暗示。被视为神话或对大西洋岛屿的参考;没有证据表明腓尼基人发现了美洲。
José de Acosta1539–1600西班牙耶稣会传教士、学者提出亚洲人通过陆桥进入美洲;明确拒绝腓尼基或圣经的扩散。基本正确;在排除旧世界海上起源理论方面具有奠基性。
Gregorio Garcíac.1556–c.1620西班牙多米尼加传教士审查了理论(腓尼基人、奥非尔=秘鲁等)并拒绝它们,支持亚洲起源。有影响力的早期汇编;后来的证据支持旧世界航海者不太可能。
Marc Lescarbot1570–1641法国律师,新世界旅行者声称约书亚征服的迦南(腓尼基)难民乘船逃往美洲。还提到诺亚引导他的儿子们向西。幻想的圣经推测;没有任何证据支持,今天被认为是好奇心。
Hugo Grotius1583–1645荷兰博学者(法学家、人文主义者)在1642年,建议一些美洲原住民(尤其是尤卡坦)来自“埃塞俄比亚”(非洲)血统,暗示跨大西洋迁徙;其他人来自欧洲。引发了辩论,但缺乏证据;同时代人(de Laet)驳斥了他的观点,认为不切实际。
Johan de Laet1582–1649荷兰地理学家(荷兰西印度公司)在1643年批评Grotius;认为任何理论都必须解释人们如何迁徙。支持通过北方的陆地迁徙(斯基泰人/鞑靼人)而非腓尼基航行。他的实证主义方法占了上风;他被视为现在接受的白令海峡路线的早期支持者。
Ezra Stiles1727–1795美国牧师,耶鲁大学校长研究Dighton Rock的岩画;得出结论认为它们是希伯来字母,是古代以色列人(或相关闪米特人)在新英格兰的证据。误解的解释;这些标记现在被认为是土著的。说明了18世纪倾向于看到圣经起源的趋势。
Antoine Court de Gébelin1725–1784法国古物学家,语言学家将Dighton Rock的铭文解释为迦太基(腓尼基)水手在美洲东海岸的雕刻。被认为没有支持;属于早期铭文学推测时代。没有发现实际的腓尼基文物。
James Adairc.1709–1783爱尔兰裔美国商人/民族志学者声称美洲印第安人(特别是东南部部落)是以色列失落部落的后裔,指出文化相似性(暗示可能通过腓尼基人的闪米特抵达)。他的语言“证据”是巧合;现代人类学没有发现以色列或腓尼基的联系。对后来的失落部落理论有影响,但对主流科学没有影响。
Lord Kingsborough1795–1837爱尔兰贵族,古物学家认为玛雅/阿兹特克文明是以色列人的后裔;收集手抄本的图画以寻找旧世界的相似之处。暗示腓尼基船可能将以色列人带到美洲。被学者视为一厢情愿的想法;然而,他奢华的出版物在19世纪的某些读者中传播了扩散主义思想。
John L. Stephens1805–1852美国探险家,旅行作家记录了玛雅遗址;得出结论认为它们是由土著祖先建造的,而不是由埃及人或腓尼基人建造的(注意到没有旧世界的文字或图案)。高度评价;他的观点认为玛雅文明是本土的,已被后来的研究完全证实。
Brasseur de Bourbourg1814–1874法国神父,中美洲历史学家在最初的严肃研究之后,他提出了一个将玛雅传说与亚特兰蒂斯联系起来的理论。建议玛雅英雄“Votan”是一个定居新世界的腓尼基人或迦太基人。他的亚特兰蒂斯/腓尼基主张被认为是伪历史。学者们赞扬他对发现(如《波波尔·乌》)的贡献,但不赞成他的推测性解释。
Josiah Priest1788–1851美国流行作家汇编了关于美洲古代旧世界遗物的报告(包括腓尼基)。传播了腓尼基人、埃及人等曾访问过或土著纪念碑是由文明失落种族建造的想法。当时流行但不具学术性。他的汇编现在被用作早期伪考古学影响公众神话的例子。
Ladislau M. Netto1838–1894巴西植物学家,博物馆馆长宣布在巴西发现了Paraíba腓尼基铭文(1872年),最初认为它是腓尼基船难的真实证据。在专家宣布其为骗局后撤回。因最终应用批判性分析而受到赞扬;这一事件作为警示故事存在。
Ernest Renan1823–1892法国闪米特语言学家(法兰西学院)调查Paraíba文本;由于混合字母风格和其他异常,得出结论认为它是伪造的。他的判断被接受为权威。Renan体现了严谨的学术研究,揭穿了一个幻想的主张。
John D. Baldwin1809–1883美国考古学家/作家在《古代美洲》(1871年)中讨论并最终驳斥了腓尼基假说,强调语言或文字中缺乏腓尼基影响。分析准确;预示了后来的学术共识。Baldwin常被引用为有效阐述腓尼基理论为何站不住脚。
Desiré Charnay1828–1915法国考古学家在墨西哥遗址中寻找旧世界的影响;没有发现。注意到相似性(如金字塔)是表面的,美洲文化没有腓尼基或埃及的文字或艺术。他的基于实地工作的结论加强了本土起源的观点。因通过证据消除许多扩散主义幻想而受到赞誉。
Ignatius Donnelly1831–1901美国政治家,作家提出亚特兰蒂斯是所有文明(旧世界和新世界)的来源。建议亚特兰蒂斯人(可能是原腓尼基人)使美洲有人居住,并促成玛雅和印加文化的兴起。被认为是伪历史;激发了许多边缘理论。未被学术界认真对待,但在文学和伪科学圈子中影响巨大。
Thor Heyerdahl1914–2002挪威冒险家-探险家乘坐Ra(芦苇船)横渡大西洋(1970年),以证明古埃及人/腓尼基人可能到达美洲。建议一些文化实践(如金字塔)可能是由于这种接触。航行证明了技术上的可行性,但没有发现实际的腓尼基文物。考古学家认可Heyerdahl的实验,但不接受他的假说为事实历史。
Cyrus H. Gordon1908–2001美国教授(闪米特研究)主张重新审视闪米特访问的证据。认为Paraíba铭文可能是真实的,并且Bat Creek石是来自古代犹太的古希伯来文。声称一些新世界铭文表明迦南人的存在。他的观点在此方面是少数且有争议的。其他闪米特语言学家(如F. M. Cross)和考古学家驳斥了他的解释,认为是伪造和巧合。Gordon在主流学术界的声誉因他对这些边缘主张的立场而受损。
Barry Fell1917–1994新西兰裔美国生物学家转行铭文学家撰写《美洲公元前》(1976年),声称北美的众多铭文(岩画等)是用腓尼基和其他旧世界文字书写的。建议腓尼基殖民者在新英格兰和中西部,并在西部发现利比亚和凯尔特文字。被专家视为伪科学。Fell的“解读”未被合格的铭文学家接受。然而,他的工作普及了古代旧世界访客的概念,并激励了许多业余调查者。
Ross T. Christensen1918–1990美国考古学家(杨百翰大学,LDS)将摩尔门经叙述与历史结合:提出大约公元前587年到达新世界的Mulekites主要由腓尼基水手带来。认为在那次迁徙中有腓尼基的种族影响。宗教动机的扩散主义的一个例子。在LDS学术界之外,由于缺乏考古证据,这一想法没有影响力。即使在内部,它仍然是推测性的。
Frank Moore Cross1921–2012美国教授(希伯来和近东研究,哈佛)腓尼基文物在美洲的主要批评者。揭穿了Paraíba(加强了Renan)和Bat Creek石,指出后者“没有一个特征”是古代希伯来的,并与19世纪的来源相匹配。备受尊敬;他对这些物品真实性的判决在学术界被视为决定性的。Cross帮助维护了评估铭文学证据的严格标准。
Marshall McKusick1930–2020美国考古学家出版了《美国的迦南人?》(1979年),总结并驳斥了腓尼基接触的主张。强调所有所谓的证据(铭文等)都未通过基本的可信度测试。他的工作反映了压倒性的学术共识。被引用为有效“结束”腓尼基接触的案例——至少在出现新的可信证据之前(目前尚未出现)。
Mark McMenaminb. 1958美国地质学教授在1996年提出迦太基金币(公元前350年)上有一个包括美洲的世界地图。继续主张腓尼基人知道(并可能访问过)新世界,基于他的货币学“证据”。还研究了假“Farley”硬币,并将其与带有地图图案的真币区分开来。被认为是富有想象力但未经证实的理论。货币学家不接受这些标记为故意的地图。没有腓尼基人了解美洲的考古背景。McMenamin的想法仍然处于边缘,尽管在一些流行和跨学科论坛中被讨论。
Hans Giffhornb. 1949德国文化历史学家,电影制片人2013年出版的书(德文)假设迦太基人和凯尔特人在公元前3世纪到达安第斯山脉(Chachapoya地区),影响了当地文化。引用了堡垒建筑和传说作为支持。在边缘圈子之外,这不被接受。安第斯考古学家在Chachapoya遗址中没有发现旧世界的文物。Giffhorn的工作被视为缺乏具体证据的超扩散主义的又一次迭代。
Gavin Menzies1937–2020英国业余历史学家(前海军)在《谁发现了美洲?》(2013年)中,他综合了各种前哥伦布接触的主张,包括建议腓尼基人可能在公元前1000年到达美洲。被视为伪历史。Menzies的广泛且无支持的主张已被他接触的每个领域的专家驳斥。仅在此列出是因为他的广泛读者和媒体存在,显示出这些想法仍然吸引公众兴趣。

表:腓尼基-美洲辩论中的关键人物,他们的主张和现代评价。(特别有影响力或代表辩论关键转折点的人物以粗体标出。)

结论#

在超过两千年的时间里,腓尼基水手可能到达美洲的想法从古典传说演变为早期学术推测,最终进入伪历史领域,因为现代科学没有找到确认的证据。时间顺序是明确的:早期的暗示和富有想象力的联系在17至19世纪获得了一些牵引力,但在19世纪晚期被越来越多地审查并大多被驳斥。20世纪的学术界由于缺乏考古支持而坚决拒绝这一理论,即使在流行文学中仍有一个边缘的暗流将其维持。到21世纪,腓尼基理论在专业考古学家或历史学家中几乎没有可信度。它主要存在于爱好者团体和周期性的媒体报道中,通常由新的“神秘”发现推动,这些发现往往被证明是误解或骗局。

为什么这个想法仍然存在?部分原因在于其固有的浪漫色彩——千年前勇敢的闪米特航海者横渡大西洋的概念与人类对史诗般发现故事的热爱产生共鸣。它也被各种团体周期性地用于文化叙事,无论是欧洲殖民者试图断言古代旧世界的人们先于他们,还是其他人希望通过将新世界文明与受人尊敬的腓尼基人联系起来来提升其遗产。此外,历史记录中的空白(例如,奥尔梅克的未知起源或玛雅文字的独特性)邀请了创造性的填补,扩散主义者热衷于用旧世界的访客来补充。

从学术角度来看,证据的负担从未得到满足。每一块所谓的腓尼基人在美洲的主要证据都以更简约的方式得到了解释:土著发明、哥伦布后影响、身份错误或彻头彻尾的欺诈。考古学、语言学、遗传学和历史的累积证据支持美洲文化在冰河时代通过白令陆桥进入美洲后与旧世界隔离的本土发展。前哥伦布时期的跨洋接触(除了北欧人)仍然没有得到证实。

话虽如此,审视这些边缘理论的练习并非没有意义。它突出了科学方法的严谨性——非凡的主张经过证据的检验并被发现不足。它还揭示了知识如何进步:我们看到像Acosta和de Laet这样的早期学者使用理性和新兴数据来预测后来得到证实的真相。我们还看到即使是错误的假设(例如,腓尼基俄亥俄)也可以间接地激发有用的研究——例如,更仔细地编目真正的美洲土著铭文和更好地理解文化融合。

在现代,虽然腓尼基人踏足美洲的可能性极小,但他们的传说遗产作为新世界发现的知识史的一部分而存在。它作为历史编纂学中的警示故事,提醒我们不要被不存在的联系所吸引。相反,它也让我们保持开放的心态——提醒我们证据的缺失不一定是缺失的证据,并且一项戏剧性的发现(比如在1492年之前的背景中确认的腓尼基双耳瓶)可能会重写历史章节。科学必须对新数据保持开放,但在这样的数据出现之前,判决是明确的:腓尼基人留在了他们的半球。无论好坏,哥伦布仍然保有从严格的旧世界视角来看第一个“发现”美洲的头衔。

常见问题#

问:腓尼基人是否具备横渡大西洋的技术?
答: 是的,但这是一个转移注意力的问题。虽然像Thor Heyerdahl的Ra探险这样的实验航行证明了技术上的可能性,真正的问题是他们是否真的这样做了。腓尼基文物、文字或文化影响在前哥伦布时期美洲的完全缺失强烈表明他们没有。

问:腓尼基接触的真实证据会是什么样子?
答: 我们期望找到:1)在安全的前哥伦布时期背景中发现的腓尼基文物(陶器、工具、珠宝),2)与已知文字相匹配的腓尼基文字,3)在1492年之前引入的旧世界植物或动物,或4)在土著人群中发现的腓尼基血统的遗传证据。


资料来源

原始和早期来源#

  1. Diodorus Siculus. Bibliotheca Historica V.19.(公元前1世纪)。描述了迦太基人发现的大西洋远岛。
  2. 伪亚里士多德。On Marvelous Things Heard(古代汇编)。简要提到迦太基人发现大西洋岛屿。
  3. José de Acosta. Historia Natural y Moral de las Indias(1590)。关于亚洲人迁徙到美洲的早期理论;拒绝腓尼基航行。
  4. Gregorio García. Origen de los Indios(1607)。审查并驳斥腓尼基、奥非尔等理论,支持鞑靼(亚洲)起源。
  5. Marc Lescarbot. Histoire de la Nouvelle-France(1609)。提出腓尼基/迦南人在圣经事件后逃往美洲。
  6. Hugo Grotius. De Origine Gentium Americanarum(1642)。建议多种起源,包括尤卡坦的非洲(埃塞俄比亚)殖民者。
  7. Johan de Laet. Notae ad Dissertationem Hugonis Grotii(1643)。反驳Grotius;论证迁徙路线的实用性。
  8. Ezra Stiles. 日记和通信(1760年代)。记录Stiles认为Dighton Rock铭文是希伯来文。
  9. Antoine Court de Gébelin. Le Monde Primitif(第8卷,1781)。将Dighton Rock解释为迦太基/腓尼基铭文。
  10. James Adair. History of the American Indians(1775)。主张土著人是以色列人的起源,指出相似之处。
  11. William Robertson. History of America(1777)。启蒙历史学家的观点——支持陆地迁徙。
  12. Charles-Etienne Brasseur de Bourbourg. Bibliothèque Mexico-Guatémalienne(1871)。发展Votan=腓尼基理论。
  13. John D. Baldwin. Ancient America(1871)。审查并驳斥腓尼基接触论点。
  14. “Paraíba铭文”(1872–73)。Joaquim Alves da Costa的信件;Ladislau Netto的分析;Ernest Renan的驳斥。
  15. Cyrus Thomas. Report on the Mound Explorations of the Bureau of Ethnology(1894)。得出结论土墩是由美洲土著建造的。

现代学术分析#

  1. Marshall McKusick. “Canaanites in America: A New Scripture in Stone?” in Biblical Archaeologist(1979)。检查Bat Creek石和其他主张。
  2. Stephen C. Jett. Ancient Ocean Crossings(2017)。全面审视各种接触假说。
  3. Kenneth L. Feder. Frauds, Myths, and Mysteries(2010)。揭穿旧世界接触的主张。
  4. Stephen Williams. Fantastic Archaeology(1991)。回顾考古骗局和误解。
  5. Robert Silverberg. The Mound Builders(1970)。记录土墩建造者神话及其驳斥。
  6. Brigadier G. C. Hamilton. “The Phoenician Transoceanic Voyages” in The Geographical Journal(1934)。
  7. Rene J. Joffroy. “Les Phéniciens en Amérique?” in Journal de la Société des Américanistes(1953)。
  8. Frederick J. Pohl. Atlantic Crossings Before Columbus(1961)。审视早期腓尼基推测。
  9. Patrick H. Garrett. Atlantis and the Giants(1868)。19世纪扩散主义作品的例子。
  10. Philip Beale and Phoenicia Ship Expedition(2019)。记录现代实验航行。

在线资源#

  1. Theory of Phoenician discovery of the Americas – Wikipedia article(2023)
  2. Jason Colavito. “Phoenicians in America” on JasonColavito.com(2012)
  3. Pre-Columbian Transoceanic Contact – Wikipedia(概述)
  4. Pennelope.uchicago.edu – “Origin of the American Aborigines: A Famous Controversy”(约1870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