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L;DR
- 已知最古老的乐器是上旧石器时代的骨笛,其中有争议的Divje Babe笛可能可以追溯到5万至6万年前。
- 来自德国(4.2万至4.3万年前)和法国的早期笛子显示出早期现代人类中复杂的音乐传统。
- 管乐器多样化,包括海螺号角(1.7万年前)和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8000年的牛吼器。
- 打击乐器包括古老的石制音板和来自中国的最古老的鼓(5500年前)。
- 弦乐器在考古记录中出现较晚,著名的乌尔里拉琴(4500年前)是最早的幸存例子。
- 这些发现表明音乐制作是人类最古老和最普遍的文化实践之一。
- 考古证据遍布每个大陆,显示出跨文化的音乐技术独立发明。
最早已知的乐器(考古证据)#
音乐有着深厚的史前根基,考古学家在世界各地发现了众多古代乐器。此概述重点介绍按类型划分的最早已知乐器——从笛子和号角到牛吼器、鼓和弦乐器——以及它们的大致年代、发现地点、材料和文化背景。所有信息基于经过验证的考古发现(无神话或推测用途),提供了关于人类首批乐器的全球视角。
上旧石器时代骨笛(管乐器)#
最早确认的乐器之一是骨笛,出现在上旧石器时代。这些早期笛子通常由鸟骨或猛犸象牙制成,已在欧洲和亚洲被发现:
Divje Babe笛(斯洛文尼亚)——来自Divje Babe洞穴的洞熊股骨上钻有孔,约5万至6万年前。这可能是尼安德特人制作的笛子,如果属实,它将是世界上已知最古老的乐器。标本有四个孔,发现于尼安德特人火堆附近,尽管其人为起源存在争议(有人认为孔可能是动物咬痕)。尽管有争议,斯洛文尼亚国家博物馆将其展示为尼安德特人笛子。
Geisenklösterle笛子(德国)——由现代人类制作的最古老的明确无误的笛子,发掘于Geisenklösterle洞穴(德国施瓦本汝拉)。三支笛子(两支由哑天鹅骨制成,一支由猛犸象牙制成)被测定为约4.2万至4.3万年前,与奥瑞纳文化有关。这些笛子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乐器之一,表明现代人类进入欧洲时已有完善的音乐传统。
Hohle Fels笛子(德国)——在Hohle Fels洞穴中发现,测定为3.5万至4万年前。由狮鹫秃鹰翅膀骨雕刻而成,这支笛子长约21.5厘米,是发现的最完整的旧石器时代笛子之一。2008年的发现进一步证明了上旧石器时代的音乐文化,因为研究人员成功地演奏了这支笛子的复制品。
Isturitz笛子(法国)——在法国西南部的Isturitz洞穴中发现了几十个笛子碎片(超过20件),来自2万至3.5万年前的地层。由秃鹰翅膀骨制成,至少有两支几乎完整的笛子(2.2万至2.8万年前,格拉维特文化时期)显示出抛光的指孔——明显的演奏磨损。这些发现表明多个上旧石器时代文化(奥瑞纳文化、格拉维特文化、马格德林文化)制作了笛子。
贾湖笛子(中国)——东亚最古老的乐器来自贾湖,一个位于黄河流域的早期新石器时代遗址(约公元前7000至5700年)。考古学家发现了约9000年前的骨笛,由丹顶鹤的翅膀骨雕刻而成。发现了超过30支笛子(20支完整),一些有5至8个指孔。值得注意的是,有六支是完整的,仍然可以演奏——事实上,有一支被演奏出类似现代“do-re-mi”的音阶。这些贾湖笛子是中国发现的最古老的多音符乐器。
来自中国贾湖遗址的骨笛(约8000至9000年前)。这些新石器时代的笛子由鹤翅骨制成,是最早的多音符乐器之一,发现于贾湖的墓葬中。保存最完好的例子仍能产生与现代音调相对应的音阶。
笛子在上旧石器时代背景(欧洲)和早期新石器时代背景(中国)的普遍存在表明,管乐器是人类最早发明的音乐工具之一。它们的材料(中空的鸟骨或哺乳动物骨)和精心的孔位表明是一种有意的工艺,以产生特定的音调。这些古老的笛子可能在早期人类群体中发挥了社会纽带和仪式的作用。
海螺号角(旧石器时代管乐器)#
虽然笛子在早期管乐器中占主导地位,但法国的一项独特发现将**唇簧乐器(号角)**的历史延伸到冰河时代:
- Marsoulas海螺——在Marsoulas洞穴(法国比利牛斯山脉),考古学家重新检查了1931年发现的一只大型海螺壳(物种Charonia lampas)。这个壳,约1.7万年前(马格德林文化时期),被精心改造成一个管乐器。壳的顶端被故意钻孔/穿孔,并可能配有一个吹嘴(发现了棕色树脂物质的痕迹)。外部有红色颜料点,与洞穴墙壁上的洞穴艺术相匹配,表明其具有仪式意义。当一位号角演奏者吹入壳中时,它发出了三个清晰的音符。这个Marsoulas海螺是已知最古老的海螺号角,显示出上旧石器时代的人类使用天然号角进行音乐或信号传递。这是一个极其罕见的发现——可能是唯一已知的旧石器时代海螺号角——强调了除了笛子之外,史前人类也在尝试其他管乐器。
牛吼器(空气动力乐器)#
牛吼器是一种古老的乐器,由一个平板(通常是木头或骨头)和一根绳子组成,当在空中旋转时会发出轰鸣声。考古证据表明牛吼器具有显著的古老性和地理分布:
上旧石器时代牛吼器——在晚冰河时代遗址中发现了一些被认为是牛吼器的例子。特别是,法国马格德林文化时期(约公元前13000年)的雕刻象牙件被亨利·布雷伊尔神父报告为旧石器时代牛吼器。它上面刻有几何图案,被解释为类似于澳大利亚土著牛吼器的仪式物品。更古老的乌克兰碎片被解释为牛吼器,年代约为公元前17000年。这些发现表明牛吼器传统可以追溯到欧洲的晚旧石器时代。此外,中石器时代的牛吼器(例如斯堪的纳维亚约8500年前的骨制牛吼器)是那些地区最早的乐器之一。
全球分布——考古学家后来在除南极洲以外的每个有人居住的大陆上发现了古代牛吼器(或可能的例子)。例如,土耳其的Çatalhöyük新石器时代遗址(约公元前7000年)出土了被认为是牛吼器的文物。在安纳托利亚的Göbekli Tepe(约公元前9500年),带孔的椭圆形骨片与牛吼器非常相似。这些发现暗示牛吼器是人类最古老的仪式声音乐器之一,在史前欧洲、亚洲及其他地区使用。最古老的已知例子通常来自乌克兰(约公元前18000年),法国的旧石器时代墓葬和洞穴也出土了早期牛吼器。到全新世晚期,牛吼器出现在非洲、印度次大陆、澳大利亚和美洲的遗址中,表明这种简单而强大的乐器可能是独立发明的或传播的。
牛吼器在民族志例子中通常由木头制成(在考古学上很少保存下来),但在史前背景中保存下来的象牙和骨头标本让我们了解了它们的古老性。这些乐器可能具有仪式意义——在民族志中,牛吼器的怪异轰鸣声通常与萨满教或入会仪式相关联,史前时期可能也是如此。值得注意的是,牛吼器的长距离声音和低频轰鸣使其在通信中也很有用,其从旧石器时代以来的持续存在突显出它是最长寿的音乐设备传统之一。
打击乐器:石制音板和鼓#
打击音乐——敲击物体以创造节奏或音调——是另一种原始的音乐表达形式。由于许多打击乐器是由易腐的木材或皮革制成的,早期证据较为稀少;然而,考古学家已经识别出一些最古老的自鸣乐器(自鸣物体)和膜鸣乐器(鼓)的例子:
石制音板(石制木琴/石制锣)——术语石制音板指的是敲击时发出音符的音乐石头。一些最古老的石制音板来自新石器时代背景(约4000至10000年前)。在越南,发现了一些đàn đá(石制乐器)套件——第一个是在1949年发现的。一个著名的套件由11块精心制作的共鸣石板组成,可以发出音乐音调。研究人员估计某些越南石制音板可能有6000至10000年的历史。同样,石制音板或石制锣在世界其他地方也有记录:例如,在印度的Kupgal遗址,新石器时代的岩刻遗址包括有明显敲击使用痕迹的石头。在非洲,尼日尔、尼日利亚、苏丹和其他国家的大型共鸣石(通常在古代岩画附近发现)被确定为石制锣,可能用于史前仪式。这些石制乐器展示了一种非常古老的人类利用石头的自然共鸣特性创造音乐的实践。
早期鼓(膜鸣乐器)——由于有机物的腐烂,带有皮革鼓面的鼓很难在考古学上找到,但东亚的一个显著发现提供了早期鼓的线索。新石器时代鳄鱼皮鼓来自中国,是发现的最古老的鼓乐器。在黄河流域的大汶口文化遗址(约公元前4000至3000年),考古学家发现了用木框或陶器制成的鼓,上面覆盖着鳄鱼皮。这些**“鳄鱼鼓”**被测定为约5500年前,据信用于萨满教仪式。在一个大汶口墓中发现了一面这样的鼓,保存得足够好以识别出拉伸的鳄鱼皮;它是最古老的鼓文物。在中国古代的文学记录中(例如《诗经》),确实提到了在仪式背景中使用的鳄鱼鼓,证实了考古发现。
除了中国,间接证据表明其他早期社会也存在鼓(例如,公元前6千年的美索不达米亚和埃及的雕像有时被描绘成拿着框鼓)。这些地区的实际鼓遗迹很少;然而,到青铜时代,鼓在考古记录中变得可见(例如,中东和埃及的墓葬画显示鼓,并且一些幸存的鼓碎片或描绘可以追溯到约公元前3000至2000年)。欧洲最近的一个有趣发现是所谓的“Fengate鼓”(英国)——实际上是一个约5000年前的雕刻粉笔物体,被认为是鼓的象征或艺术表现。总体而言,已知最古老的物理鼓是中国的鳄鱼鼓(约公元前3500年)。但人类可能早在此之前就使用了更简单的打击乐器(手鼓、响板等);例如,即使是旧石器时代的人也可能使用拉伸的皮肤或中空的木头作为鼓,尽管我们缺乏直接证据。从更深的史前时期幸存下来的自鸣乐器如响板(在塞浦路斯发现的约公元前200年的陶土响板)和石制锣,如上所述——表明打击乐器以某种形式可以追溯到石器时代。
早期弦乐器(弦鸣乐器)#
与管乐器和打击乐器相比,弦乐器(弦鸣乐器)在考古记录中出现较晚,可能是因为它们需要更复杂的技术(弦、共鸣器)并且通常使用易腐材料(木材)。最早的弦乐器证据来自早期青铜时代:
展示的“乌尔金色里拉琴”重建品(约4500年前)。这把华丽的竖琴/里拉琴是在美索不达米亚乌尔皇家墓地发掘的,由木材装饰金、青金石和贝壳制成。它大约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550年,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幸存弦乐器之一。
乌尔里拉琴(美索不达米亚)——1929年,伦纳德·伍利爵士在乌尔皇家墓地(今伊拉克)进行的发掘中发现了一组古代里拉琴,大约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550至2450年。在墓中发现了四件弦乐器(包括三把里拉琴和一把竖琴),其中包括著名的“乌尔金色里拉琴”,装饰有金牛头。木制部分已经腐烂,但金、银和贝壳镶嵌物保存完好,使得里拉琴得以重建。这些乐器约4500年,是已知最古老的幸存弦乐器。它们可能有大约11根弦,并且是直立演奏的;一把里拉琴甚至被发现靠在一具女性骨架上,她的手放在弦的位置——这表明她可能是一位宫廷音乐家,与她的乐器一起被埋葬。乌尔里拉琴暗示到公元前3千纪中期,复杂的音乐合奏(包括竖琴和里拉琴)已在皇家仪式中出现。
其他早期竖琴/里拉琴——大约在同一时期(公元前2500至2000年),弦乐器在古埃及和印度河流域的艺术作品和发现中出现。例如,古埃及古王国的墓葬画显示竖琴和弓形里拉琴,并且在法老墓中发现了一些可能是竖琴的木片。在印度河流域(哈拉帕文明),公元前3千纪的陶土雕刻被一些人解释为描绘竖琴状乐器,尽管缺乏实物遗迹。到公元前2千纪,鲁特琴和里拉琴的证据变得更为普遍(例如,赫梯和埃及文化制作了鲁特琴的洞穴画或模型)。然而,这些后来的发现不在最早乐器的范围内。正是美索不达米亚的里拉琴牢牢地将弦乐器的出现锚定在考古记录中。
总体而言,弦乐器的出现可能晚于管乐器和打击乐器。它需要绳索(用于弦)的发展和木工技术用于共鸣箱。乌尔里拉琴如此复杂(装饰华丽,结构复杂)表明甚至更早的弦乐器(可能由简单的木材和肠线制成)可能存在但未能保存下来。因此,乌尔里拉琴标志着已知最早的时间点,音乐不仅用笛子和鼓演奏,还用可调弦——这是音乐技术的重大进步。
上述考古发现的集合表明,人类制作音乐已有数万年。从上旧石器时代的洞穴到新石器时代的村庄和青铜时代的城市,乐器在社会、仪式和交流中发挥了作用。以下是关键早期乐器发现的总结表,列出了它们的类型、年代、地点和材料:
乐器(类型) | 年代(大约日期) | 地点/文化 | 材料 |
---|---|---|---|
Divje Babe笛(笛子) | ~50,000 BP(约48–60 ka) | Divje Babe洞穴,斯洛文尼亚(尼安德特人) | 洞熊股骨 |
Geisenklösterle笛子(笛子) | 42,000–43,000 BP | Geisenklösterle洞穴,德国(奥瑞纳文化) | 鸟骨(哑天鹅)和猛犸象牙 |
Hohle Fels笛子(笛子) | ~35,000–40,000 BP | Hohle Fels洞穴,德国(奥瑞纳文化) | 狮鹫秃鹰翅膀骨 |
Isturitz笛子(笛子) | 20,000–35,000 BP | Isturitz洞穴,法国(格拉维特文化–马格德林文化) | 秃鹰翅膀骨 |
贾湖笛子(笛子) | 7,000–9,000 BP(约公元前6000–5000年) | 贾湖遗址,中国(新石器时代) | 鹤翅骨(中空骨) |
Marsoulas海螺号角(号角) | ~17,000 BP(约公元前15000年) | Marsoulas洞穴,法国(马格德林文化) | 海螺壳(Charonia),改造成号角 |
牛吼器(乌克兰)(气鸣乐器/自鸣乐器) | ~18,000 BCE | Mezhirich地区,乌克兰(上旧石器时代) | 不确定(保存的碎片;可能是木头或猛犸象牙) |
牛吼器(法国)(气鸣乐器/自鸣乐器) | ~13,000 BCE | Lalinde地区,法国(马格德林文化) | 雕刻象牙板(带刻纹) |
石制音板"Đàn Đá"(自鸣乐器) | 4,000–10,000 BP | 越南高地(新石器时代) | 共鸣石板(雕刻) |
石制锣(自鸣乐器) | 新石器时代(约公元前7000–3000年) | 非洲(尼日利亚等)和南亚(印度) | 自然石头(带敲击杯痕) |
鳄鱼鼓(膜鸣乐器) | ~5,500 BP(约公元前3500年) | 大汶口遗址,中国(新石器时代) | 木制或陶制鼓框,覆盖鳄鱼皮膜 |
乌尔里拉琴(弦鸣乐器) | ~4,500 BP(约公元前2500年) | 乌尔皇家墓地,美索不达米亚(早期王朝苏美尔) | 木(橡木)框架,镶嵌金、银、贝壳;肠线 |
表:考古发现的关键早期乐器,列出了它们的估计年代、发现地点/文化和材料。“BP”=距今年份;BCE日期为大约值。 数据来源在括号中注明。
每一个发现都是考古(实物证据),扩展了我们对早期音乐的了解。从可能在洞穴中回响的冰河时代笛子到用于仪式的石制音板和新石器时代鼓,显然制作音乐是一种古老而普遍的人类活动。这些乐器不仅提供娱乐,还常常具有仪式和社会意义——例如,牛吼器是神圣的通信设备,中国的鳄鱼皮鼓与萨满教仪式有关。尽管考古记录是零散的,但它明确显示至少在4万年前(甚至可能更早),世界各地的人类已经在制作乐器来创造音乐——这一传统一直延续到今天。
常见问题#
问:最古老的确认乐器是什么? 答:最古老的明确无误的乐器是来自德国Geisenklösterle洞穴的骨笛,年代为4.2万至4.3万年前。斯洛文尼亚的Divje Babe笛可能更古老(5万至6万年前),但其作为人为乐器的身份存在争议。
问:为什么骨笛在早期乐器发现中占主导地位? 答:骨笛在考古学上保存得很好,因为骨头比木材或其他有机材料保存得更好。此外,鸟骨天然中空,相对容易改造成管乐器,使其成为早期人类的明显选择。
问:尼安德特人制作过乐器吗? 答:可能。斯洛文尼亚的Divje Babe笛是在尼安德特人背景中发现的,可能是已知最古老的乐器,但一些学者认为孔可能是自然形成的(如动物咬痕)而非故意制作的。
问:为什么弦乐器比管乐器和打击乐器出现得晚? 答:弦乐器需要更复杂的技术,包括绳索的开发用于弦,复杂的木工用于共鸣箱,以及对张力和调音的理解。它们代表了更先进的技术发展阶段。
问:音乐在史前社会中扮演了什么角色? 答:根据民族志类比和考古背景,早期音乐可能服务于仪式、社会纽带、交流和仪式功能。许多乐器如牛吼器与神圣或入会仪式相关,而非娱乐。
来源#
Conard, Nicholas J., Maria Malina, and Susanne C. Münzel. “New flutes document the earliest musical tradition in southwestern Germany.” Nature 460 (2009): 737-740.
Turk, Ivan, et al. “The Neanderthal flute from Divje babe I cave (Slovenia): Arguments on the material evidence for Neanderthal musical behaviour.” Opera Instituti Archaeologici Sloveniae 13 (2007): 9-21.
Zhang, Juzhong, et al. “Earliest music from the Chinese Neolithic.” Antiquity 78 (2004): 769-778.
Morley, Iain. The Prehistory of Music: Human Evolution, Archaeology, and the Origins of Musicalit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3.
Fritz, Carole, et al. “The sound of the Marsoulas cave (France): musical use of a decorated Palaeolithic conch.” Science Advances 7 (2021): eabe9510.
Woolley, C. Leonard. Ur Excavations Volume II: The Royal Cemetery. British Museum Press, 1934.
Lawson, Graeme. “Europe’s first music.” World Archaeology 35 (2004): 426-449.
Cross, Ian. “Music, cognition, culture, and evolution.” Annals of the New York Academy of Sciences 930 (2001): 28-42.
Kilmer, Anne Draffkorn. “The discovery of an ancient Mesopotamian theory of music.” Proceedings of the American Philosophical Society 115 (1971): 131-149.
Brown, Steven. “The ‘musilanguage’ model of music evolution.” The Origins of Music (2000): 271-300.